湖大校园面积还没有中南大学的一半大,学校发展空间遇到瓶颈,觊觎相邻湖南师大的地皮但似乎对方并不感冒;
(来源:网易教育)
新世纪以来传统工科没落,湖大的信息相关学科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在华为等旗舰企业中罕见湖大的毕业生。
2012年最近一次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湖南大学没有排名前三的学科,没有85分以上学科,显然并不符合“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标准中“须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的标准。
按照上海软科2017年国内高校排名,湖大排第31位,在六所双一流B类高校中是最高的。但如果按照国内高校排名来说,湖大还并没差到要被985集团踢出局的水平。
湖南大学前任党委书记刘克利
(来源:湘南学院官网)
2015年1月,媒体曝出湖南大学未经公示一次性接收17名外校研究生转入,存在“转学腐败”的重大丑闻。
这17名研究生来自吉首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六所高校,排名都在全国100名开外,其中最差的吉首大学排309名。
转学的理由堪称千奇百怪,“气候不适”“对油画过敏”“经济困难”“饭菜太辣”“父亲需要照顾”都冒了出来。
这则新闻一传出就引起了公众的强烈质疑,并被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国内主流媒体报道,给湖大的名声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17名学生中,有一些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子弟或亲戚,有一些是湖南大学的子弟,还有一些是和教育系统能攀上关系的单位子弟。
(来源:腾讯教育)
据新京报记者调查,他们父母的背景包括时任湖南大学幼儿园园长、湖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湖南省审计厅退休副调研员等。
事发后,湖南大学决定撤销这17名研究生转学的决定,并启动调查和追责程序。
教育部很快派出专项督察组对此进行处理,决定对湖大时任党委书记刘克利进行诫勉谈话,湖大时任校长赵跃宇行政警告处分,湖大一批其他领导干部也被处以相应的处罚。
(来源:微言教育)
这起重大丑闻还间接导致了教育部在2015年5月发出通知,对高校学生转学进行严格规范,规定了高校学生十类情形不得转学。
刘克利从2000年开始,在湖南大学党委书记任上干了15年,其间经历了王珂敏、谷士文、钟志华、赵跃宇四任校长,其中最短的只干了两年就离任。其间湖大党政不和的传闻一直不断,其中数位校长卸任时都有传言是被逼走的。
与刘克利同时离任的赵跃宇校长与刘矛盾甚深,这在当时的湖南大学是公开的秘密,双方甚至在全校教职员工面前公开发生冲突,事后赵校长还曾为此发表检讨。
原湖南大学校长
现任广西大学校长赵跃宇
来源:赵跃宇校长在湖南大学八届一次教职工
暨十四届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6年1月,时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来到长沙,宣布湖大党委书记刘克利、校长赵跃宇同时“下课”,职务分别由武汉大学副书记蒋昌忠、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段献忠“接棒”。
这种重点大学党政一把手同时换人,被认为并非寻常举动。在湖大校友圈子里,对这件事的评论是:“玉石俱焚”。
在湖大的论坛里,双一流名单公布后甚至还有学生写诗纪念现在已经接任广西大学校长一职,却仍被湖大学生称为“沼跃鱼”的赵校长,内容相当有意思:
原作者:知乎 @ 丁健男
2013年高考结束时,当时还属于小众的B站弹幕中流行各校给自己母校打招生广告,不少番剧之中一片“欢迎报考南京大学”“欢迎报考复旦大学”等刷屏。但其中一条弹幕让人眼前一亮:“别来湖大”。
从此,“别来湖大”就成了一个著名的梗,从2013年到2017年历久弥新,每年大家都能找到新的劝阻自己学弟学妹报考湖大的理由。
(来源:知乎)
在知乎上专门有个热门问题:“如何看待湖南大学学生劝学弟学妹“别来湖大”,从2015年到昨天,一直有湖大的学生不断在里面更新了140多条答案,阅读量30多万次。如果你想了解湖大学生都怨念在哪,自行去围观即可。
从怨念了好几年的装空调问题,到月考、修地铁强拆、校园里外来人员管理混乱学生频繁被盗抢........同学们吐糟的点简直多到让陈大夫看不过来。
很显然,真正让湖大学生伤心的并不是宿舍楼装修的通宵施工,也不是北校和南校的校园环境,而是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双一流名单公布后湖大发给学生的纪律要求
(来源:新浪微博)
千年名校,却因为关键发展机遇期遇到了某一任搞政治内行,搞发展外行的主要领导,患上了“教育行政化“的病,忽视学生的利益和感受直至今天的境地,湖大的遭遇实在令人惋惜。
东北大学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在中国,一所大学想要发展顺利步步登高,关键的两点一个是要找好方向,一个是要迈对节奏。
找好方向指的是能从国内外社会经济的大势,预测到未来五年十年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比如中科大在量子信息和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成果,就是实打实的国之重器,给学校实力和声誉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
而迈对节奏则指的是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学校发展要和国家历史进程合拍。东北大学的发展正是在这方面出了问题。
建设一所大学的过程有点像跑马拉松,有的阶段需要节省体力压着步伐跑,有的阶段需要紧跟领头羊一步不落,有的阶段需要用变速跑这类的小伎俩来迷惑对手。
(来源:百度)
东北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工学院,当年“东北大学“的校名虚位以待,东三省至少有四五所高校都在争夺,而当时的东北工学院领导通过海外的校友影响力,得到了东北大学老校长张学良先生的认可以及当时高层的一致支持,1993年成功“恢复校名”。
从那时开始,东大开始了自己的黑马之路,以前东北工学院在沈阳的地位和同城的辽宁大学只是半斤八两,而经历了1993-2003年的十年“黄金发展期“,从“211” “教育部直属” "985" ,东北大学的地位蒸蒸日上,早已甩开辽大几个身位。
然而这时东北大学却走错了关键的一步棋:从2007年开始,陷入和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这三所沈阳本地高校的合校风波。
最终这四所高校的合并因利益上无法平衡而以失败告终,此事对于各自的后来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位于大连的东北大学软件学院
(来源:新浪教育)
有亲历者回忆,当时为了合校审计的方便,一切需要花钱的东西都被把的非常严格,连老师的正常涨薪都暂时冻结了,基础设施建设也基本停了下来,结果却是合不成,硬生生错失了好几年最好的发展机会。
而回过头来看,2005-2010年这段时间,由于国际国内能源和资源价格一路高企,整个东北的经济形势有过一波“小阳春“。
那几年长春、沈阳、哈尔滨这些东北标志性城市,除了还上了90年代末大下岗时期的亏空,还有余钱投资城市基础建设。
而东大却遗憾地错过了这波发展机遇,后面紧跟着的就是11年至今,经济领域令人触目惊心的的“东北崩塌”了。
赫冀成
(来源:中国高校之窗)
2011年,在东北大学干了16年校长的赫冀成卸任,由于其任职前半段的大发展和后半段的严重停滞,对于这位对于东北大学发展影响甚大的老校长,舆论的评价是毁誉参半。
根据中国教育报2013年的统计,中国大学校长的平均任职年份是5.2年。
我们认为,大学校长及书记这样的职务,应该设定一定任职期限,比如约定俗成做满十年就自动辞职、出国进修交流或轮换。
那些在一个位置上干了十六年的校长,干了十五年的书记,眼界、精力、改革的动力心气都被消磨得太厉害,往往会造成学校发展理念和实践的落后。湖南大学、东北大学的问题都有相当的成分要归咎于此。
2011年后的新任校领导为了拯救东大,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但这时整个东北的整体环境已经差得吓人。而东大的工科优势专业,一大半都伴随着整个行业一蹶不振。
(来源:中亿财经网)
黑龙江、辽宁、吉林在国内GDP增速排名中一直处于垫底区域,甚至部分时期还出现了负增长。
人才资源持续净流出,东北最优秀的年轻人几乎没有愿意留在东北的,而是去了北京,去了南方,乃至去了海外。
即使在东北内部,位于大连的大连理工、大连海事等高校也比沈阳的东北大学在招生和人才引进方面有显而易见的优势。
此时东北大学已经是逆水行舟,想重回2003年以前黑马的样子,已经是力不从心。
在网络上谈论自己母校为何衰落时,东北大学的同学的嘴里,最常说出的词是“官僚主义”。
事实上,在目前的国内高校体制下,专职行政官僚在学校里掌握了过多的权利,一定程度的官僚主义是无法避免的。
(来源:腾讯教育)
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学论坛里,学生都会抱怨学校里的行政人员脸难看事难办,而在东北的大学似乎比其他大学更难一些;
全国很多高校里都有所谓“山头”的传言,东北的大学的山头比其他大学